禅诗曰:“碧涧泉水清,寒山月华白。默知神自明,观空境逾寂。”禅,默契人心,可通达智慧,可皈依本我,可修身养性,可清明心境。一处中式装修风格普寿寺善缘楼,妙合禅佛之理,将禅宗“空灵、清净、定慧、彻悟”映射于空间之中,在素简中展现佛之大道,佛之真意。禅音袅袅,佛香氤氲,令人五蕴澄清,彻见心性。
五台山普寿寺寺院装修施工现场:http://www.jessemitchell.net/shigong/201512235888.html
中式寺院设计讲求“天人合一,物我相忘”之意蕴,即将空间气韵与精神感受互为融契,从而观照内心,于闲适虚静中悟禅悟道。古桌之上闲置两盏青花,与禅意相对,便可忘尘脱俗;晓窗之侧轻纱疏帘朦胧,便可柔和光晕,契合着氤氲的檀香、禅寂的木鱼以及幽淡的清茗,为中式空间营造一种宁静安和,贴合身心的坐禅之境……
“心无物欲,即是秋空霁海;坐有琴书,便成石室丹丘。了却尘境,澄然心空,抚琴弄月,对弈作画,如闲云野鹤,似行空仙人”。愿避开尘世烟火,在这一处清幽静谧的禅境中,以经卷为舟,以梵音为桨,以一花一叶为佛海,乘舟徜徉,静心参禅,便可彻悟:若是真禅,如达摩,一苇即可渡江,居何处,皆是禅境。
中式禅堂设计空间,深蕴禅宗以“静”为主的空间美学。“欲达茶道通玄境,除却静字无妙法。”静则明,静则虚,静可虚怀若谷,静可洞察明鉴,体道入微。在中式设计酒店的“静”境中,只有禅语的妙意深深,只有禅乐的虚静空灵。
中式禅堂设计极有禅文之理,其用极简径直的线条勾勒出留白之美,并运用自然之材,简洁之型,塑造着大开大阖,宁静安雅的空间氛围,虚静而空明,拙朴而静简,极为适合讲学参禅之用。
“智、慧、通、明”的禅味氤氲,“闲、静、空、寂”灵性萦回。中式禅堂空间中,素墙清韵,青砖铺陈,自然而然,返璞归真。而蒲团、素绢、木质等元素的设计,则更为巧妙的将空间禅宗气质彰显而出,令人顿生忘机脱俗之致。
茶谓道,禅谓境。以茶味参禅,以禅心品茶,便是人们所追求的“茶禅一味”之境界。中式茶室设计,其每一处空间比例、光线、质地以及色彩关系的运用,皆为营造出极致素简的禅茶之境。于此处焚香煮茶,参禅问道,品青瓷茶汤唇齿留香,听沸水翻滚轻妙微响,五根清净,如茶淡然。
弘一法师曾手书偈语,曰:“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。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问余何适,廓尔忘言。花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”禅与道虽看似缥缈,却能寄托于器物,一花一叶是禅,一器一物亦是禅。白瓷插花井然而设,与汉白玉桌融合成枯寂之境;而简净木几之上,那一处青瓷静盏玲珑如水,令整体空间尽得浅静之韵致。悠悠禅意,便在方寸间静默隐现。
茶室空间设计,有着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”的禅意之美,亦有着“一茶一坐,一期一会”的风雅。于光影声色间,给人以入眼入心的沉醉,让人进入无限广大、清朗空明、不可言说之茶境:唯恍唯惚,若有若无,非出非入,不即不离,道心冥契,天人合一。入此境者,即茶即禅,即禅即茶,饮茶即是参禅,参禅即是饮茶。
起居室空间以“禅思”为设计理念,空间中一几一案,一桌一椅,翠釉禅茶,几缕檀香,皆自然而然,无矫揉造作之势,如禅者坐禅般,行云流水,自在无为。
“暂凭晨钟沁尘世,偶闻暮鼓悟三生。”品茶、静阅、求佛、养心,愿做那一荫菩提,在晨辉暮月中,弹一曲云水,赋一阕禅心,相携禅风而至,把玩杯盏之际,调弦度曲,吟诗作画,其乐何如?